第160章 臣魏叔玉恳请陛下同意重商_爹你歇歇,今天轮到我骂李世民了
笔趣阁 > 爹你歇歇,今天轮到我骂李世民了 > 第160章 臣魏叔玉恳请陛下同意重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60章 臣魏叔玉恳请陛下同意重商

  哗。

  群臣哗然。

  下意识看向掌管税收的尚书省左仆射,房玄龄。

  房玄龄面无表情。

  而龙椅之上,李世民同样面无表情!

  他为什么支持魏叔玉的重商之策?

  仅仅是因为一个臣子的建议?

  不……

  那是因为利益!

  百姓与朝廷能够双赢的情况下,他才会让魏叔玉在朝堂上发声!

  这才是他极力支持商业发展最重要的原因!

  “陛下,以江南为例,老臣以为重商之策是可以实行的!”虞世南躬身。

  “虞爱卿有心了。”

  李世民回应一句,旋即看向群臣:“众卿还有何话说?”

  这时候,该出列的基本都出列了。

  而且虞世南用事实证明,重商之策的好处,别人又拿什么反对?

  可现实就是这么奇怪。

  又有人站了出来,而且还是个老熟人……长孙无忌!

  “陛下,重商之策或许不错……”

  说话间,长孙无忌扫视了一眼群臣:“但问题是,这个政策很难真正的实施下去。”

  嗯?

  李世民眉头一皱,很快反应了过来……

  朝臣的反对声太激烈了。

  大唐还需要群臣来治理,所有臣子都持反对意见,哪怕重商之策通过朝会,估计手底下人也会阴奉阳违。

  唯一支持的就是虞世南!

  虽然吧,虞世南也有自己的一波派系。

  可那一派在朝堂上的势力,实在是太渣了。

  平时就是交流书法,写写画画。

  虞世南本人更是老的半只脚已经踏入棺材。

  他的附议除了令朝堂上多一个赞同的声音,屁用没有……

  “陛下,臣觉得重商之策事关重大,可以再议。”

  博陵崔氏的崔植出列躬身。

  辩不过,还不能拖吗?

  拖着拖着,时间久了,这事自然就不了了之了。

  “臣附议。”

  “臣附议。”

  而随着崔植的话落下后,群臣尽皆躬身。

  一时间,朝堂上充斥着附议的声音,所有臣子对着李世民躬身,久久不愿直起身。

  李世民面色顿时阴沉了下来。

  这就是朝会,哪怕他是皇帝,也是众怒难犯。

  “叔玉,你可还有话要说?”

  事到如今,李世民也没有办法。

  群臣向他施压,强行发布政令,只会适得其反。

  其实他的本意,是让魏叔玉先站出来,给群臣提个醒。

  等群臣有了心理准备后,接受起来也就没那么反感了。

  然后拉拢一批朝臣,再由魏征提出……

  到时候议案通过后,就能顺利实施下去。

  不然也不会出现长孙无忌、房玄龄这些心腹都反对的局面。

  谁能想到魏叔玉这么猛……

  将所有臣子都怼的哑口无言。

  这突如其来的画面,反倒把李世民整不会了。

  “陛下,臣以为诸位大臣的反对不重要。”

  魏叔玉躬身回道。

  而他的话音落下后,顿时引来了群臣的攻歼。

  “大胆!”

  “放肆!”

  “你是在侮辱朝廷重臣吗?”

  群臣一个个厉声质问。

  然而魏叔玉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,只听他继续诉说着……

  “昨日,家父跟臣说了一句话……”

  “他说这句话乃是陛下所言,他深感惭愧,不能为君分忧……”

  此话一出,顿时吸引了群臣的注意力。

  他们很好奇,究竟是什么话能难倒李世民、难倒魏征。

  “陛下说:可有一策,能使天下无灾否?”

  “臣想说:没有!”

  “但臣听过一个词叫做:人定胜天!”

  “每当一地出现天灾之时,压力全在朝廷身上。”

  “所有一切都由朝廷出面解决。”

  “陛下是否这么认为?是否诸位也这么认为?”

  话音一顿,魏叔玉抬起头,看向李世民。

  直视君王,虽有不敬之意。

  可李世民此时却顾不得这些,他皱着眉头问道:“难道不应该吗?”

  “朝廷收税,自然要保护好百姓。”

  魏叔玉点点头:“但陛下是否考虑过,等朝廷收到消息,这个时间需要多久?”

  “等朝廷调集赈灾物资送过去,这期间又需要多久?”

  “朝廷虽然出手了,但不觉得这效率有点慢了吗?”

  此言一出,李世民再次皱眉。

  他反复思考着这话,觉得有点道理。

  但古代通讯落后,他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。

  忽然,他眼前一亮。

  “你是指重商能解决这一问题?”李世民问道。

  “不敢保证。”

  魏叔玉无奈的摇了摇头:“但臣还听说过一句话,叫做……”

  “一方有难、八方支援!”

  “当某地陷入灾情之时,各地商贾、百姓、官府全部施以援手,那场恢弘的救灾场面,陛下可以想象到吗?”

  嘶……

  李世民倒抽一口凉气。

  这画面简直想想都觉得热血澎湃。

  “由商贾、百姓、官府、一同出面救灾,将损失降至最低,后续朝廷接踵而至。”

  “一系列配合之下,其实灾情并不可怕!”

  “钱财、房屋、田地损失了,只要百姓还活着,很快就能恢复如初。”

  所有臣子陷入沉思。

  很快有臣子站出来反驳……

  “商贾自私自利,为人所不耻,他们能信得过?”

  尉迟恭出列。

  武将对于商贾其实也没多少好感。

  “天下不止有无情无义之辈,更多的则是重情重义的真汉子!”

  魏叔玉只是笑了笑:“敢问陛下当年打天下之际,又有多少真性情的汉子相助?”

  “武士彠当年也是商贾出身,他倾尽家产支持太上皇,不就是最好的榜样?”

  群臣再次语塞。

  现在太上皇太牛逼,不适合喷武士彠。

  万一太上皇脑疾发作,拿着玉玺打上门,这就不好看了。

  “如果武士彠不够,我在给诸位说说其他人吧……”

  “其实此次灾情,也有不少富商、大族站出来赈灾施粥了,只不过他们渺小的善意,你们以为杯水车薪,没有在意罢了。”

  “也有不少侠义之辈出面救援了,只不过他们人数单薄,诸位忽略了。”

  “甚至于还有个别本就不富裕的家庭,也拿出了粮食来赈灾。”

  “我想问诸位看到他们的善举了吗?”

  群臣沉默。

  魏叔玉没有说错。

  百姓自发的善意行为,他们只当成了理所当然。

  “我知道诸位都反对重商之策!”

  “你们都是陛下从各地挑选出来的人才,你们的反对声音很重要……”

  陡然,魏叔玉的提高……

  “可天下不止朝堂,还有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,还有各行各业不同的顶尖人才!”

  “他们的声音更为重要!”

  “你们能在朝堂上阻止我,可你们阻止的了他们吗?”

  “创新提拔于人才,商贾行商传遍天下。”

  “整个大唐所有人众志成城,才可打造出无坚不摧的宏图霸业!”

  “臣想说……”

  魏叔玉转身,凌厉的目光从群臣身上一一扫过,最后定格在李世民身上……

  “广纳贤才于朝堂,可定一世基业!”

  “广纳贤才于天下,可续万世千秋!”

  话落,魏叔玉双手执笏板,身子微微下躬,如洪钟般的声音在太极殿响彻……

  “臣魏叔玉恳请陛下,下旨同意重商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ii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ii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